Thursday, December 1, 2011

Melodies from across the Universe ! 嗡嘛呢叭弥弘

學而第一
學而第一 此篇以首章開始為「學而時習之」,所以用「學而」為篇名
,如詩經首篇為「關關雎鳩」,故以關雎為篇名,論語篇名也是同例。

這章先依訓詁講法,(爾後不如此講),因為論語講習班是成人之學,不是小學。從前吾是六周歲上學,開始起初時不開講,為什麼呢?三字經云: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這兩句狀元也講不清楚。人之初,什麼是初?坐胎嗎?出胎嗎?講不清楚,所以不講,只先叫人死記。會三字經、千家詩,詩文並行,三(三字經)百(百家姓)千(千字文)千(千家詩)之後,再來要會「龍文鞭影」,到了十四、五歲學會論語,若聰明人過了十四、五歲,就要下科舉試場,會論語之後,才開講。


子曰: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 「子曰:」
子,為男子的尊稱,有人云:「朱子」、「程子」,為什麼論語不說:「孔子曰」?這必須關係極密切的人才不稱姓,如親族同姓,例如吾等為一家人,不必稱姓,像訃文,孤哀子不加姓。再者對老師,也不稱姓,故論語不稱「孔子曰」,因為編論語的人,是孔子徒弟,所以省了姓。
「曰」,說文囗,囗中之舌動,說話的意思。
「學而時習之,」
「學」,覺也。事先不知,一見一聞,聽別人一講覺悟了,不學能覺悟嗎?
「而」,連上下,是介繫詞。
「習」,如鳥數飛,母鳥教小鳥,不是僅僅一次,必須多次練習。「時習」,時時刻刻練習,才能學得會。
學,又作「效」。效法,才能覺悟。有人說學為實字,學,學人也,學君子。又有人說,不是學君子人,而是學聖人。又說:乃學六藝。或者說:學讀書,因為子路曾說:「何必讀書,然後為學也」(見先進篇)。以上講法都對。
佛經中說:大開圓解,須講七方面。雖然以上「學」的解釋皆對,卻只說一面。孔子云:舉一隅,須三隅反。教一件只知一件就是書呆子,須圓解圓聽,再者,聖人教人學習有五層級,起首為「博學之」,這還不行,還要會說「審問之」必開口問,對方有答,懂得問答就是聞,會問答比看三遍好。再來是「慎思之」須研究思惟,這也不夠,研究的心得對與否,必須實驗才知。實驗前須「明辨之」分析明白,沒有失誤了,再「篤行之」實際去辦,否則仍是書呆子。所以學必須舉一反三,具備這五層才可以。
「時」有人指年齡,或指春夏,或指一日之時,這都對,但須融和,否則也是書呆子。
「學」是兩方面,學生求學,老師教學,所求、所教為了什麼?有師有徒,教或學都真心,方有用。「時習」學了之後永遠不能放下,「活到老,學到老」孔子指墳墓告訴弟子,死後才可以不學。還未死就須上學、練習,一放下就即完了。「學了須天天溫習」溫習才能熟,方出新意思。今人肚子空空如也,一肚子草包,有什麼新發明?「溫故而知新」,溫舊自有新發明,熟能生巧,像公輸子能教人以規矩,不能使人巧,只要自己學熟了,自己就能生巧來。
吾已九十多歲,為道賣命。下堂課教大家須把經文念熟,吾一本聖人之學教大家,念誦時,教大家一個辦法,大家要「以道修身」。
「不亦說乎?」
「說」音悅,「亦」也的意思。這章經文有三段,故云「亦」。學後一遍遍溫習,自然有新意思,學習有心得,佛家叫法悅。喜悅在心裡,不在表面。
「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」
第二段「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」
朋,同門曰朋。研究成功後,同門從遠方來跟你研究,道行得出去了,不僅一人得好處,故樂,同樂也。有人說:「友」來而不樂乎?「學生」不教乎?有志一同的「友」想來學也行,好人、壞人想學都行。如互鄉難與言,互鄉的人很難講話,都是怪脾氣,有一位互鄉童子來和孔子學講道理,孔子也跟他說,其他弟子不高興,孔子云「與其進也」,今日他能真心來求吾,吾就教他,「不保其往也」後來如何吾不管。「不與其退也」以後變壞,那我也不讚同。以此可證孔子有教無類,不僅教同門而已。快樂在於道能弘揚出去,君子志在讓大家得利益,有人來學就是樂事,孟子也說,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,一樂也。
「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」
第三段「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」
人家不知你有學問,道弘揚不出去,能不怨天,不尤人,那是天命如此,道該當弘不出去。慍,內怨的意思。不慍,心中不發牢騷,不怨恨。另一說法:老師教不會學生,不發脾氣。書經說:「朴作教刑」,板子響,學問長,學生不會,老師生氣,那是好事,所以吾不贊成此種說法。
從前家有三聲,很可貴:機聲、哭聲、書聲。婦女織布聲,男人讀書聲,又有嬰兒哭聲有後代了,所以可貴。
以前吾讀書先須鈔寫,為什麼呢?因為讀書有二到,口到、眼到、心到,若心不在焉,視而不見,學不好。口到可助熟記,故誦念有三到,但是誦宜低聲,不擾四鄰。誦後手再鈔一遍是手到,後來就不會寫錯字。



No comments: